开云体育app-弗赖堡击退对手,继续走上胜利之路

  8月28日,云南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共中央关于云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 陈豪同志任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同志不再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这意味着,来到云南近两年后,陈豪仕途上再次进阶。

  2014年,陈豪从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任上被调至云南,并在随后出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直至此次履新。

  

  【陈豪简历】

  

  陈豪, 男,汉族,1954年2月生,江苏海门人

  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4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

  1973.03—1977.04 江苏省海门县临江公社介云初中代课教师

  1977.04—1978.02 江苏省海门县临江公社广播站新闻干事

  1978.02—1979.03 江苏省海门县临江公社工业办公室政工员

  1979.03—1979.06 上海市静安区果品公司职工

  1979.06—1983.09 上海市静安区果品公司团总支副书记、书记

  1983.09—1985.06 上海市静安区委组织部干部、副科长、科长(1980.02—1984.01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职学习)

  1985.06—1990.05 上海市静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1990.05—1990.12 上海市静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事局局长

  1990.12—1992.12 上海市静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1989.05—1991.06华东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学习;1991.09—1992.09挂职任上海市静安区工业工作党委书记)

  1992.12—1993.02 上海市静安区委组织部部长,区人事局局长

  1993.02—1993.04 上海市静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人事局局长

  1993.04—1995.08 上海市静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95.08—1996.09 上海市静安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

  1996.09—1997.06 上海市静安区委副书记

  1997.06—1998.02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

  1998.02—1999.11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级机关工作党委书记

  1999.11—2003.02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市级机关工作党委书记(其间: 2001.03—2003.01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职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3.02—2003.03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2003.03—2008.02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其间:2006.03—2006.07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8.02—2010.11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上海市总工会主席

  2010.11—2011.01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候选人、书记处书记人选、党组副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

  2011.01—2013.02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

  2013.02—2014.10 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10),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成员(2013.06)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其间:2014.05—2014.07国防大学省部级研究班学习)

  2014.10—2015.01 云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副省长、代省长、党组书记

  2015.01— 2016.8云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2016.08— 云南省委书记

  

  入滇两年擢升云南省委书记

  陈豪此次再次擢升,距其入滇尚不足两年。

  

  2014年10月14日,陈豪从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的任上被调至千里之外的云南,并在随后出任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

  这也是云南近10年来第三次出现省长升任省委书记的现象。

  

  此前的2014年,秦光荣调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之后,时任省长的李纪恒接替云南省委书记一职。

  再往前追溯,2011年,白恩培调任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之后,时任省长的秦光荣接替云南省委书记一职。

  

  陈豪出生于1954年,现年62岁,江苏海门人,政治足迹集中在上海和中华全国总工会。

  上海是陈豪仕途的重要起点。

  1979年,陈豪从海门临江公社的一名办公室政工员调至上海市静安区果品公司任团总支副书记,由此开启了其在上海30余年的仕途生涯。

  陈豪在上海的从政经历基本可以分成三段:1983年调至上海市静安区委组织部,先后历任干部、副科长、科长、副部长、部长,1995年任静安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97年,陈豪调任上海市委副秘书长,随后又陆续担任过市委办公厅主任,市级机关工作党委书记;2003年,陈豪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此后,陈豪连续8年担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直至2011年赴京出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才离开上海。而在2013年,陈豪在北京又完成了一次关键跳跃,当年2月份,陈豪接任全总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一职,由此也正式踏上正部级官员行列。

  云南省委书记的“治滇策”

  云南如何走出“发展耽误期”?

  这是云南人最关注的话题。

  2015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离京考察,首选云南,为云南重新定位,直接指导云南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这一切预示着云南站上了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云南省委书记陈豪将如何带领全云南人民重新迈入“跨越发展期”呢?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豪曾说出了关于云南未来发展的多个关键词。

  

  主动

  观念上要有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重点要从"主动作为"上下功夫,改变"等靠要"的思维模式。

  ”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9+2泛珠三角合作、西部大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这么多国家战略在云南省交汇和聚集,云南到底该怎么做?

  在陈豪看来 ,以前有一些干部对国家战略的认识和理解相对弱一些,考虑比较多的是从国家战略中得到多少好处,争得多少支持,这是远远不够的。"主动服务"、"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增强自身服务能力,从中抓住自身发展机遇,才是核心问题!

  

  云南速度

  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必须拿出“云南速度”,拿出比全国平均快2—3个百分点的速度。这样才能在“十三五”期间保持9%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0年,总体上实现小康目标。

  ”

  如今, 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仅有5年时间,云南人均GDP与全国还有很大差距,还有那么多贫困人口,云南需要跨越发展、弯道超车!

  陈豪认为,新常态下要有云南速度,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个方面都要跨越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要调整发展,既要解决发展不充分、发展速度问题,也要解决结构调整和质量问题。

  

  转换思路

  认清我们的优势,换个思路,云南许多发展不充分的领域,恰恰存在巨大拓展空间和商机。

  ”

  在陈豪看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17个国家接壤或毗邻,地处中国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和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区位优势,是云南拥有的沿海不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发展还不充分的优势,恰恰是云南未来最有机会大展拳脚的空间。

  互联互通

  抓住"互联互通"这个要害,打通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制约,包括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

  陈豪说: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关键。

  目前,云南省已开始基础设施的“三年攻坚,五年会战”,正强力推进“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等“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

  “路网”包括“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八出省四出境”铁路骨架网和“两出省三出境”水运通道,目前已初具雏形并正在加紧完善;

  航空网到2020年民运机场将达到16个,始发航线将达410条;

  能源方面,电力装机总量可达1亿千瓦,电网线总长43万公里,油气管道8500公里,中缅油气管线已经贯通;

  水网方面以滇中引水工程为骨干,全面建设水源工程网,保障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信息网络已启动国际通讯港建设,将形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通信枢纽。

  

  “三张牌”

  不可否认,与全国比,云南传统产业确实落后了。但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不能落后也可以不落后!

  ”

  陈豪认为,当前云南产业发展要打好三张牌:一是承接东部沿海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重点是无污染的产业,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对云南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三是全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包括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化等。努力打造开放型、创新型经济。

  

  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昆明有条件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重点打造经贸、金融、科技创新、人文交流4个辐射中心,着重发展总部经济。围绕这些使命,昆明应在城市规划等方面体现水平。

  ”

  未来全省区域如何发展?

  做强滇中,云南已在布局滇中城市群和滇中经济圈一体化建设,这个区域重点引入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可聚集全省60%人口。目前,滇中交通、滇中引水、国际信息港等基础建设已逐步展开,其中,启动滇中高速公路网建设,在3至5年内完成约1200公里的滇中高速公路网,同时实施轨道交通网,连通滇中49个县市,创造同城效应;

  搞活沿边,面向南亚东南亚巨大市场,加大出口加工,做强跨境贸易,推进自贸区建设;

  联动廊带,攻坚四片,带动全省跨越发展,重点突破,实现全省发展。

  

  干部和人才

  发展的关键还在干部队伍和人才,最迫切的是转变观念增强本领。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树立国际视野,不能眼光狭隘,更不能"等、靠、要"。

  ”

  领导干部是否认清云南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的优势在哪里?是否考虑清楚经济社会发展到底该怎么抓?

  在陈豪看来,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对自身的优势认识不够是云南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并且,人才主要依靠本地培养,不能仅靠引进,人的素质是引不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时,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可以确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

  云南省委省政府已通过一个决定并出台四个配套性实施文件,用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要求,云南将以此统领全省发展思路和行动。

  陈豪语录

  “让云南人民满意”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陈豪任云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陈豪表态发言:

  “

  云南山川秀丽、人杰地灵、重要桥头堡的地位。我能有机会来云南工作,作为4600万人民的一份子,并为云南人民服务,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忠诚于党和人民,忠实履行职责,奉献云南人民。

  2014年10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三次会议决定陈豪为代理省长。

  “

  一纸任命重若千钧,它承载着中央的期望和全省4600多万各族人民的重托。

  来到云南工作,云南就是我的家了,要抓紧每一天,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尽心竭力、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为云南的繁荣和发展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2015年2月1日,当选省长当天。

  “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此刻,我更加感受到这句话的份量。我将决不辜负党中央的期望、全省各族人民的期待,恪尽职守、扎根云岭,努力工作,发扬历届政府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4700万各族人民服务。

弗赖堡击退对手,继续走上胜利之路

  2016年8月28日,任云南省委书记表态发言。

  “

  不改思路、不换频道,稳定队伍、稳定思想,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任接着一任干。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紧紧依靠云南广大干部群众,把云南的事情办好,让党中央放心,让云南人民满意。

  

  (原文实录)

  陈豪:让云南人民满意

  李纪恒同志在云南工作10年,足迹踏遍云岭,对云南的山山水水和各族群众充满感情。

  陈豪说,中央这次对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调整,是从党的工作大局出发,从实际工作需要、通盘考虑作出的决定,体现了党中央对云南省委的信任,我坚决拥护。

  陈豪说,李纪恒同志政治坚定、对党忠诚、敢于担当、廉洁从政,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为推动云南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六下独龙江抓扶贫,传为美谈;他长期在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工作敢抓敢管、雷厉风行,务实勤奋、开拓创新,团结同志、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为边疆安全稳固、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不改思路、不换频道,稳定队伍、稳定思想,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任接着一任干。

  陈豪说,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保持政治上清醒坚定,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坚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这个核心。二要紧紧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打好“十三五”开局漂亮仗。三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职责,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带头遵守各项党风廉政规定和“八项规定”,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坚持“两个务必”,保持谦虚谨慎、开拓进取、埋头苦干、踏实勤奋的精神状态,凝聚起富民强省、稳边固边的强大力量。当前,要认真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州市党委和省委换届等工作,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要毫不松懈地抓好稳增长、社会稳定、安全生产、边疆治理等各项工作,为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紧紧依靠云南广大干部群众,把云南的事情办好,让党中央放心,让云南人民满意。

  陈豪说,云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开放区位优势突出,加快发展潜力巨大,党中央对云南高度重视,对广大干部充分信任,对各族人民热情关怀,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不断积聚科学发展正能量,持续增强跨越发展新动能,不辜负党中央的信任、不辜负同志们的信任,为云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努力奋斗!

  

  历任省委书记离开云南时,说了些啥?

  中共云南省委机关搬迁至昆明市广福路8号院至今未满10年。在过去5年间,这座大院已经送走了3位省委书记,让我们回头看看他们临别前都说过什么。

  

  李纪恒

  2016年8月28日,云南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共中央关于云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陈豪同志任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同志不再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李纪恒表示坚决拥护、完全服从中央的决定。他说,这次云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的调整,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云南班子、云南工作的充分肯定、高度信任和亲切关怀。我在云南工作十年多,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始终捧着一颗赤诚和敬畏之心,始终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倾注了全部感情和心血,与省委、省政府和省级领导班子成员一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力推动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十年多来,我们一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定位和“五个着力”的工作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三五”平稳开局;我们一起扎扎实实打基础,全面打响“五网”设施建设大会战,云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面貌正在持续改善;我们一起全力转方式调结构,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集中力量培育壮大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新旧动能正在积极转化;我们一起采取超常规举措向贫困发起总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二五”期间全省997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我们一起坚守底线,大力实施幸福云南八大民生工程,努力让全省各族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我们一起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力做好沿边开放和转身向海两篇大文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我们一起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我们一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切实保护云南的绿水青山,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我们一起推进法治云南、平安云南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和防灾减灾战略体系,保持全省社会和谐稳定;我们一起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从政环境初步形成。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结果。

  云岭十载余,一生云南情。回首在云南工作的3679个日日夜夜,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时光,是我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征程。如今就要离开深爱的云岭大地,十分不舍。我永远是一个云南人,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热爱云南、想念云南、心系云南、祝福云南。

  李纪恒说,陈豪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大局意识强,思想解放、思路清晰,为人正派、作风务实。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陈豪同志为班长的省委,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秦光荣

  2014年10月14日,云南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共中央关于云南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李纪恒同志任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不再担任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秦光荣表示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他说,这次中央对云南省党政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是根据云南长远发展考虑的,是根据云南省委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和云南省工作实际考虑的,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云南工作的重视,对云南班子建设的重视。我在云南工作16年来,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严守党的各项纪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群众以新的起点、新的视野、新的方法领导全省工作,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许多困难,继续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16年来,我全身心地融入云岭大地,感恩云南、热爱云南、报效云南,全身心地为云南各族群众服务;16年来,我和这片土地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怀,跑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与云南的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6年来,我和同志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担当,一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胜利喜悦,一同见证云南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足迹;16年来,我始终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致力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探索富民强滇之路。

  我时刻铭记,是云岭大地滋养了我、成长了我。岁月见证奋斗的足迹,岁月刻上深厚的感情,在我离任之际,我衷心感谢云南人民,衷心感谢云南的各级领导干部对我工作的支持、帮助、理解和包容,我将永远热爱云南、关心云南、支持云南。

  秦光荣说,李纪恒同志长期在云南工作,对云南的情况很熟悉,实践经验丰富,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陈豪同志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国家机关工作过,有着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衷心希望全省各级干部群众全力支持以李纪恒同志为班长的省委的工作。我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以李纪恒同志为班长的省委带领下,云南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快,云南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就,衷心希望云南各族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

  

  除了云南

  今年还有哪些省区调整了一把手?

  8月28日,云南、湖南、西藏3个省区分别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

  陈豪同志任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同志不再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云南省委书记陈豪

  杜家毫同志任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同志不再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

  吴英杰同志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同志不再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弗赖堡击退对手,继续走上胜利之路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

  媒体梳理发现,算上新调整的3位省(区)“一把手”,今年上半年全国一共已有9个省区的“一把手”进行了调整。

  3月:河南、陕西省委书记调整

  谢伏瞻接替郭庚茂任河南省委书记。

  

  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

  娄勤俭接替赵正永任陕西省委书记。

  

  陕西省委书记娄勤俭

  6月:青海、江西、山西、江苏省委书记调整

  王国生担任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不再担任青海省委书记。

  

  青海省委书记王国生

  鹿心社担任江西省委书记、强卫不再担任江西省委书记。

  

  江西省委书记鹿心社

  骆惠宁担任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

  

  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

  李强担任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不再担任江苏省委书记。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

  其中,王国生由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调任,鹿心社由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调任,骆惠宁由青海省委书记调任,李强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调任。

  不再担任省委书记的强卫、罗志军、王儒林均赴全国人大任职,分别担任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们均达到或接近“退居二线”的年龄。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变化较大,省份之间的异地调任也比较多,目前全国仅天津市委书记位置还空缺,目前由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任代理书记职务。

  

  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

  内容整合自云南日报、新华社、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数据截止日期:2016年7月8日)

  部分图片:云南日报记者 杨峥

  转载需获授权

  未经许可使用将追究其责任

欢迎转发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